加强兽医卫生体系建设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发布者:中国兽医协会发布时间:2012-07-26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兽医卫生体系,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国兽医协会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6月5~6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联合召开了第二届兽医卫生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坛由中国·国际兽医合作(IVCC)协办。论坛围绕“兽医卫生体系建设”这一主题,客观分析了我国兽医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认识到兽医卫生已经从传统的保护动物健康,扩展到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工作对象也从动物扩展到人类和自然,应树立“一个健康、一个医学”的理念,并提出了加强兽医卫生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建议。中国兽医协会会长贾幼陵、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才学鹏、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祖伟、OIE亚太区资深代表Tomoko Ishibashi博士、FAO动物疾病应急中心资深协调员John Edwards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院长Trevor R.Ames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Morgan Scott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做了主旨报告。来自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的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论坛。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事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形象,引起了各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媒体以及公众共同关注。要达到有效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目的,建设完善的兽医卫生体系至关重要。在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论坛,具有很强的社会针对性。专家指出自2004年高致病禽流感发生后,我国兽医卫生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通过兽医体制改革,包括成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完善兽医卫生服务机构、成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等,逐步建立了兽医卫生工作体系。二是通过推动法制化进程,促进了人兽共患病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兽药管理、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兽医队伍管理、兽医组织机构和动物卫生标准及规范等方面法律、法规以及配套规章的出台,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兽医卫生法律体系。三是通过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兽医诊断网络、应急反应系统、动物疫情测报系统、兽药残留检测监控系统、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等,初步建立起比较高效的兽医卫生技术保障体系。四是通过不断加强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身体力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理念,逐步建立起兽医卫生合作机制。伴随着兽医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我国人兽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动物产品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兽医卫生技术水平、组织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论坛认为,虽然我们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求广大兽医工作者要再接再厉,认真贯彻实施《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努力实现兽医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与会专家的建议和有关国家的经验,论坛提出我国兽医卫生今后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一是突出重点、综合防控,有效降低人兽共患病危害;二是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全面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三是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加快新型兽医卫生制度建设;四是强化兽医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能,充分发挥兽医的职业能力和水平。